歡迎報考江西師范大學
學校信息
了解學校的基本信息
校園簡介
了解學校的歷年章程
院校招生
了解學校的招生計劃,錄取分數
校園風光
查看學校的風光
學校信息
校園簡介
?江啊西師范大學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學校融文學、歷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理學、工學、教育學、藝術學等十大學科門類于一體,位于具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素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美譽的江西省省會南昌,對江西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有較大影響,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確定為優先發展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現有瑤湖、青山湖兩個校區,占地面積3500余畝,建筑面積140余萬平方米,館藏紙質文獻304余萬冊,電子圖書330余萬冊。瑤湖校區不設圍墻,四周以一條7公里長的瑤河環抱,具有突出的生態人文特色。?
?歷史沿革
??? 學校緣起于廬山白鹿洞書院,肇基于1940年創建的國立中正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昌大學,1953年改為江西師范學院,1983年更名為江西師范大學,是江西省本科辦學歷史最為悠久的普通高等院校。2003年,江西金融職工大學(江西銀行學校)整建制并入。?
辦學思想
??? 學校先后七次遷址,六易其名,四度調整,砥礪出“靜思篤行、持中秉正”的校訓,孕育了“團結、勤奮、求是、創新”的優良校風,形成了“以人為本、面向社會”的辦學思想,“以生為本、以德為先”的育人思想,“百折不撓、艱苦創業”的辦學傳統,“質量立校、學術鑄校、人才強校、特色名校、管理興校、和諧榮校”的重點任務和“愛國榮校、民主和諧、求真務實、開放創新”的師大精神。?
學科建設
學校是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全國第一批學士、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設有23個專業學院,1個獨立學院(科技學院),現有1個ESI全球前1%學科,5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3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點,3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及在職人員以同等學力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87個本科專業。?
人才培養
學校現有87個本科專業,全日制本科生近3萬人,博士、碩士研究生5000余人,成人高等學歷教育學生1萬余人;獲批國家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2個,國家人文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精品課程3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6種,教育部萬種新教材5種;省級卓越人才培養計劃項目7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0個、特色專業10個、品牌專業25個,省級精品課程26門、精品資源共享課25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6門、雙語教學示范課程5門,省級教學團隊7個,省級研究生教育創新基地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8個。從1999年開始學校實施學分制改革,以培養責任擔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以“學分制管理、模塊化課程、菜單式培養、開放型教學”為機制,著力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厚專業基礎、寬學科口徑、高品德素質、強實踐能力”的復合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2005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成績,2008年起在省內開始按一本線招生。近年來,學校樹立以“學”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圍繞培養社會中堅骨干人才的目標定位,著力滿足學生對專業、對知識和能力結構、對教師及其教學方式方法、對自主發展多樣成長的四個理性選擇,2012年起啟動“正大學子”創新人才培養計劃,2013年起開展本科師范生免費教育(1000人),實施本碩、碩博連讀培養模式,本科生初次就業率穩居全省高校前茅,研究生一次性就業率穩定在90%以上。2011年,學校就業工作成功躋身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高校50強;2012年,學校獲批成為全國第一批本科院校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2015年,在全省本科專業綜合評價中,數學與應用數學、漢語言文學位居第一,英語、會計學和生物工程排名第二,法學和通信工程專業排名第三,成為全省唯一所有參評專業都位居前三的本科高校;2016年獲批教育部的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成為全國地方師范大學首個、江西省唯一獲批的高校;2017年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在2017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中,學校被專家組稱為“一所具有歷史底蘊、文化情懷、名校氣質的模范大學”。?
科學研究
??? 學校現有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單糖化學合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分子篩膜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鄱陽湖濕地與流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功能有機小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馬達加斯加研究中心”,1個全國高校輔導員發展研究中心,2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技服務平臺(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6個省“2011 協同創新中心”,3個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平臺立項建設項目(1個實驗室和2個工程研究中心),9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江西省產學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2個省工程實驗室,4個省社聯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8個省教育廳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省社聯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省文化廳文化藝術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江西省廉政文化研究中心,10個省級軟件科學(高校工程、實驗示范)技術中心。2010年以來,學校教師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全國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全國教育科學優秀成果獎等重要獎項;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1項、重大招標項目3項、重點項目9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國際合作研究項目、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重大專項課題、“973”計劃前期預研項目、國家國際合作重大專項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多項;累計獲得各類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77項,國家軟科學項目4項;獲得江西省重大科技專項、江西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招標課題、省教育廳科技落地計劃項目、省高校哲社研究重大招標項目(重點項目)30余項。2012年以來,學校年度科研項目立項總經費均超過1億元,近4年來國家社科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數居全國師范院校前10位。2016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41項,其中重大招標項目、重大委托項目3項,年度項目的立項總數列全國高校第7位,在全國師范類院校和全省高校中均列第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76項,列全國高校第112位,全國師范院校第5位。學校在英國《自然》(Nature)雜志2017年2月發布的2017全球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中位居全國高校中排名第71位。學校共辦有期刊5個,其中《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心理學探析》等3種刊物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心理學探析》等2個刊物為CSSCI來源期刊。?
師資隊伍
??? 學校校本部共有在編教職工2626人,其中專任教師1742人,博士716人。專任教師中,35歲以下教師比例為22.16%;擁有高級職稱教師比例為53.73%;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比例為84.67%。 國家級優秀人才方面,學校現擁有院士3人(雙聘),國家“千人計劃”人選4人,“青年千人計劃”人選1人,長江學者1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雙聘),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者2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入選者2人,全國模范教師、全國優秀教師、全國高校優秀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個人、全國高校優秀青年體育教師14人;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0人。??? 在省級優秀人才方面,目前學校擁有江西省教學名師1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省級人選40人,“贛鄱英才555工程”人選36人(含柔性引進10人),江西省跨世紀主要學科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8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5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48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師2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教師7人。學校2017年入選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校”。?
學生競賽
??? 學校注重通過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互動,大力推進大學生素質拓展教育,是全國“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試點高校,校團委在全國師范院校中第一個獲得由團中央授予的“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榮譽稱號。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通過率等均一直穩居全省高校前列,并在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體育競賽、專業競賽、科技活動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如“藍天”環保社團先后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學生社團,獲世界自然基金會頒發的“世界生命湖泊最佳保護實踐獎”;學校報送的《純潔.朝氣.責任—努力培育青年精氣神塑造青年新形象》獲第八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音樂學院合唱團在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比賽中獲專業組聲樂類金獎;楊文軍同學成為歷史上首次蟬聯皮劃艇項目奧運冠軍的運動員,金紫薇和她的隊友們實現了中國賽艇奧運金牌“零”的突破,并在第16屆亞運會上擔任中國體育代表團旗手,勞義同學勇奪亞運會男子100 米決賽冠軍,成為我國在亞運會歷史上第一個男子百米冠軍;2011年,壽旻超同學在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上斬獲三枚金牌,創下江西省在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學校2012年在第八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斬獲一金兩銅,刷新江西高校參加該項競賽的歷史最好成績;在第十三、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1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11項二、三等獎,實現江西高校參加該項競賽特等獎“零”的突破,并成功躋身全國50強行列,成為全國“挑戰杯”競賽發起高校;在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中獲得全國師范院校中唯一的“創青春創業實踐挑戰賽”金獎,并填補了江西在該類別賽事的金獎空白。在第四屆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中,學生獲獎總數列全國第1位(并列)。2017年9月參加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團體總分躋身全國20強并榮獲全國先進集體獎。?
教師教育
??? 學校堅守地方師范大學使命,發展教師教育辦學傳統、優勢和特色,在全國率先“紅土地支教實習工程”,被確定為全國實施“農村師資支持計劃”試點高校,現已成為江西基礎教育教師人才的搖籃、教師骨干人才培訓的基地和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引擎,培養了一大批各地中小學和教育主管部門的中堅骨干力量。學校堅持專業教育與教師教育融合、學術性與師范性統一、大學與地方政府和中小學校合作,不斷推進教師教育模式創新;構建了實踐取向的課程教學體系、能力取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和素質取向的教師養成教育體系。獲批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項目2項、“國家級教師教育精品課”立項建設2門、國家級教師教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教師教育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1項,2017年入選教育部“推進實施卓越中學教師培養”項目院校。從2013年起,在全省率先實施本科免費師范生教育試點。建立了全省日訪問量最大的“江西教師網”,有效服務和引領基礎教育改革及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其中,江西省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機考辦公室、省“國培計劃”項目執行辦公室、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辦公室等均設在我校;承擔了“江西省中小學教師統一招聘考核大綱”“江西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網絡研修工作室”等教師教育項目的研制和開發建設工作。?
社會服務
??? 學校堅持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始終以為江西經濟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服務為使命,充分發揮在江西科學發展中的“人才庫”、“發動機”和“智力源”作用。解放后,學校積極支持和幫助籌建地市大專院校,為全省基礎教育培養師資。近年來,學校注意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優勢以及在我省獨有的音樂、體育、美術、外語等學科優勢,打造贛鄱文化平臺,引領社會先進文化發展;充分發揮傳統基礎學科和理工類應用學科優勢,優化創新科研服務體系,取得了以“五朵金花”——“糖、劑、布、膜、湖”為代表的一批科技創新和產業化成果;學校積極參與江西省科技振興計劃,總投資1億多元的“年產1500噸汽油抗爆劑甲基環戊二烯三羰基錳”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產業發展項目計劃,實現了學校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大突破;LED外延材料產業化項目成為全國三大生產基地;依托學校納米纖維技術、由學科科研人員創辦的江西先材納米纖維科技有限公司年產2億平方米聚酰亞胺納米纖維電池隔膜產品生產基地在南昌高新區隆重奠基,項目總投資達6億元,投產后年產值將在60億元以上,是我校又一項高新技術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成功案例;方志遠教授六登央視《百家講壇》講授國史,先后評選為《百家講壇》“最受歡迎主講人”和“最受歡迎節目”。大學科技園2011年成為國家級“高校學生科技創業實習基地”,2012年成為第四批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2013年獲批全國師范院校第3個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積極發揮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思想庫”和“智囊團”作用,2015年創辦智庫內刊《江西發展研究》,刊發的34篇研究報告均獲省領導批示。2016年以來,學校教師有30余份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領導批示55次,其中中央領導批示1次,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18次。?
國際合作
??? 學校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現與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所高校和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28所高校實施學分互認、師生交流等項目,招收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學生來校學習,與10余個海內外科研團隊和科研機構合作建設了一批重點實驗室,學校現建有孔子學院2所,2008年,學校與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共建了該國的第一所孔子學院并被評為全球示范孔子學院;2012年,學校與世界一流大學——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共建第二所孔子學院。學校長期聘請一批外籍教師來校授課,其中外籍教師Constance Gibson榮獲國家“友誼獎”。學校是中國政府獎學金、江西省政府獎學金和孔子學院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校友工作
??? 自辦學以來,學校累計培養各類優秀人才近30萬名,一大批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的中堅骨干人才,現在江西近半數中小學特級教師、60%以上的中小學省級骨干教師,80%以上的高中特級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是江西師大的畢業生,教師隊伍中有國家級教學名師賴大仁,全國優秀教師余斌華,全國模范教師彭娟等。學校校友中還涌現出許多杰出人才,這其中既有中正大學時期校友兩院院士黃克智、曾慶元,重點大學校長解沛基、劉振群、尹長民、貝效良、林增平、蔣建平,著名制漿造紙專家陳嘉翔,國家最高出版榮譽獎—韜奮出版獎獲得者徐柏容,著名詩人公劉,著名軍旅作曲家李非,著名書法家沈鵬,原江西省委書記萬紹芬等,也有師院或師大時期校友如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邵鴻,原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局長、原安徽省委書記王太華,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一級大法官沈德詠,江西省政協副主席劉上洋,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周萌,國家信訪局局長、黨組書記舒曉琴,遼寧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范衛平,江西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力平,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金聲,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黃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總經理羅熹,中國泰康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總裁劉經綸,世界500強企業江西省銅業公司前董事長李保民,江西首富、江西濟民可信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李義海,江西恒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永輝,北京快樂時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EO、趣分期創始人羅敏等。學校在校友會網2016中國大學杰出政要校友排行榜中位居全國高校第78位,2016中國造富大學排行榜中位居全國高校第83位,2017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位居全國高校第126位。???? “十三五”期間,學校將以深化綜合改革為契機,積極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按照學校《“十三五”時期事業發展規劃綱要》規定的發展目標和戰略要求,朝著建設一所特色鮮明、全國一流的高水平師范大學的發展定位而奮斗,努力在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偉大實踐中再譜新篇。(數據截止2018年4月)??
?
已經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通過
一、院校性質:省屬重點普通高等院校???????學校部委代碼:10414
二、辦學性質:公辦全日制統招普通本科
三、主管部門:江西省教育廳
四、組織機構:學校成立本專科招生工作委員會和符合當年錄取工作要求的招生工作領導小組、高招錄取工作監察小組,招生工作委員會負責討論和決策本、專科招生重大事宜;招生工作領導小組和高招錄取工作監察小組負責協調、落實、保障、監督招生錄取過程中的各項工作。招生工作辦公室執行學校招生工作委員會和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決定,并全過程負責各項招生錄取工作。未授權或委托任何中介(培訓)機構或個人開展招生活動。
五、頒發證書:在規定的年限內達到所在專業畢業要求者,頒發江西師范大學本科畢業證書;符合學校學位授予有關規定者,頒發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證書。
六、招生計劃:學校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內,根據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及本校人才培養目標、辦學條件等實際情況,統籌考慮各省(區、市)考生人數、生源質量、區域協調發展及重點支持政策、歷年計劃安排、就業情況等因素,確定分省招生計劃,報教育部審批后由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向社會公布。
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內,學校按不超過招生計劃總數的1%預留機動計劃,主要用于各省高考上線生源不平衡調節及解決同分考生等情況的錄取。
七、收費標準:見江西師范大學2019年收費標準(略)
八、錄取原則:
(一)總原則:對所有參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文史類、理工類投檔考生,根據招生計劃,實施專業級差錄取(第一、二專業志愿級差為2分,第二、三專業志愿級差為1分,?第三個專業志愿之后的專業志愿級差為0分),對江西考生同時實行“專業優待”政策(具體詳見我校“江西師范大學2019年江西省生源專業優待政策專業調配具體實施辦法”)。對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投檔考生和依據臺灣地區大學入學考試學科能力測試成績招收的考生,根據招生計劃,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錄取。對所有體育類、藝術類投檔考生,根據招生計劃,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錄取。我校按專業(專業類)招生,外語類專業中法語、外國語言文學類(含英語、翻譯專業)、商務英語(跨國商務方向)、商務英語(國際會計方向)、商務英語(國際金融方向)、商務英語(跨國營銷方向)、朝鮮語(朝英雙語方向)專業外語語種要求為英語,日語、日語(商務日語方向)專業外語語種要求為英語或日語。我校非外語類專業外語課程實施的是英語教學,且實行分級教學。
實施高考制度改革試點的上海市、浙江省考生,在符合生源所在地錄取政策的基礎上執行本章程的相關規定。
(二)報考體育專業考生,身高視力不低于生源地所在省統一規定的最低標準;報考法語、外國語言文學類(含英語、翻譯專業)、商務英語(跨國商務方向)、商務英語(國際會計方向)、商務英語(國際金融方向)、商務英語(跨國營銷方向)專業考生英語成績不低于110分;報考日語、日語(商務日語方向)專業考生英語或日語成績不低于110分;報考朝鮮語(朝英雙語方向)專業考生英語科目成績不低于100分。
(三)投檔分相同情況下,結合考生學業評價和綜合評價情況,對普通高考考試科目成績(文科依次參考高考語文、外語、數學、文綜成績,理科依次參考高考數學、外語、語文、理綜成績)特別優秀、省級優秀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突出、文體等方面有突出特長的考生優先錄取。
(四)藝術類專業面向江西省以外省份招生錄取原則
藝術類專業招生按招生計劃數4倍的標準劃定校考專業合格線,均文理兼收。各專業具體錄取辦法如下:
1、音樂學專業、音樂表演專業、舞蹈學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表演專業(戲劇影視方向、健美操方向、體育舞蹈方向):在符合國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況下,政審、體檢及專業校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劃定的錄取分數線,按考生校考專業成績優先、遵循專業志愿原則錄取;校考專業成績相同的情況下,文化成績排位在前者優先;在校考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均相同的情況下,文化成績排位在前者優先。
2、美術學專業、繪畫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環境設計專業、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產品設計專業、動畫專業:在符合國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況下,政審、體檢及專業校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劃定的錄取分數線,按考生綜合分(綜合分=高考文化成績/高考總分×100×50%+校考專業成績/校考專業總分×100×50%)優先、遵循專業志愿原則錄取,綜合分相同情況下,專業成績高者優先;在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均相同的情況下,文化成績排位在前者優先。
3、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在符合國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況下,政審、體檢及專業校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劃定的錄取分數線,按考生綜合分(綜合分=高考文化成績/高考總分×100×60%+校考專業成績/校考專業總分×100×40%)優先、遵循專業志愿原則錄取,綜合分相同情況下,專業成績高者優先;在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均相同的情況下,文化成績排位在前者優先。
4、以上各藝術類專業未開展校考而投放計劃的外省省份,要求考生必須獲得生源地所在省份相應專業統考本科合格證,再使用專業統考成績按上述原則錄取;山西省考生錄取時在“文化成績達線、校考專業成績合格”生源范圍內征集志愿后仍未完成招生計劃,按照在“文化成績達線、山西省相應專業統考(聯考)成績合格”生源范圍內征集志愿,直至完成計劃。
(五)藝術類專業面向江西省內招生錄取原則
1、按上級招生主管部門的安排,我校音樂表演(器樂、聲樂)和舞蹈學專業部分計劃按小專業方向在藝術類提前批次中錄取。2019年招收的小專業方向有: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竹笛、長笛、單簧管、雙簧管、大管、小號、長號、圓號、琵琶、二胡、笙、嗩吶、聲樂和舞蹈學。在符合國家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政策和學校提前批次報考條件規定的考生中,文化成績達到省教育考試院的要求,專業成績達到省藝術類專業統考相應批次專業合格線,且音樂表演專業小提琴、聲樂專項要求考生全省小專業成績(不含專業筆試和視唱模唱成績)排名在前50名(含),其余器樂專項要求考生全省小專業成績(不含專業筆試和視唱模唱成績)排名在前20名(含);舞蹈學專業要求考生全省小專業成績(不含專業筆試和視唱模唱成績)排名在前100名(含),并要求女考生身高165厘米及以上,男考生身高170厘米及以上。符合上述條件后,再根據考生志愿和小專業成績(不含專業筆試和視唱模唱成績)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2、除在藝術類提前批次中音樂表演(器樂、聲樂)和舞蹈學專業按小專業方向錄取的考生外,其它藝術類專業按省教育考試院的批次安排和相關要求錄取。
(六)體育類專業錄取原則
1、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招生認可生源地所在省份體育專業統考成績,文理兼收,在符合國家普通高考政策的情況下,政審、體檢及專業統考合格,高考文化成績達到生源地所在省份劃定的錄取分數線,遵照相關省份投檔規則,根據“專業成績優先、遵循志愿”的原則錄取。專業成績相同的情況下,文化分高者優先,在專業成績和文化成績均相同的情況下,文化成績排位在前者優先。
2、高水平運動員招生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報考我校考生運動等級應達到國家一級及以上且須通過我校的專業測試,高考文化成績應達到教育部及考生所在省級招辦規定的要求。具體錄取辦法按當年高水平運動員招生簡章執行。
3、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按國家教育部和國家體育總局的相關文件規定執行,?具體錄取辦法按當年運動訓練和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招生簡章執行。
(七)報考我校的所有考生均須參加身體健康狀況檢查,如實填寫本人的既往病史。體檢標準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九、新生入學
我校將嚴格按照國家招生政策規定和學籍管理規定,認真開展新生入學資格復查。
1、新生入學后,學校將在三個月內進行入學資格復查。復查不合格者,學校將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區別情況予以處理,直至取消入學資格。凡發現有弄虛作假者,一經查實,取消其入學資格或學籍。
2、藝術類、體育類、高水平運動員、運動訓練及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新生入校后須參加我校組織的專業復查。若發現專業水平明顯達不到錄取要求、前后兩次測試成績差異顯著的情況,將進一步核實,發現有違規違紀情況的,按國家相關要求一律取消入學資格,并報所在省招生主管部門嚴肅處理。
十、辦學地點及聯系方式:
瑤湖校區:江西省南昌市紫陽大道99號???????郵編:330022
青山湖校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西路437號????郵編:330027
學校網址:http://www.jxnu.edu.cn
招生網址:http://zs.jxnu.edu.cn
招生辦公室電話:0791-88120152??88120151
傳真:0791-88120152??88120151
Email:jxsdzb@126.com
?
校園風光
鏈接-合作教育招生網歡迎教育機構、媒體、高校、出版機構等聯系合作 合作熱線:010-60685631 郵箱:chinazjzs@126.com
【報案平臺】- 【區域合作】- 【廣告合作】- 【公司介紹】- 【誠聘英才】- 【營業執照】- 【網站聲明】- 【網站介紹】
投訴電話:010-60685631 投訴郵箱:chinazjzs@126.com 地址:北京市懷柔區開放東路—號209室
高考、招生考試、高校招生計劃、簡章、重點院校、普通高校、民辦院校、分數線查詢—教育招生網為您擇校提供便捷服務
北京東方鵬翔網絡科技公司主辦 京ICP備13039119號-2 京公網備案信息11011602000545 中國互聯網舉報中心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